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绩效管理 >> 详细内容

绩效管理

索引号: DW036-20210402-154580 所属主题: 绩效管理
公开责任部门: 团市委 发文日期: 2017-12-18

2016年度共青团常德市委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来源: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7-12-18 09:01:26 【字体:

根据绩效评价有关文件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常德市委员会对本单位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情况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团市委为独立财务核算单位,财政预算一级拨款单位,下设4部室1中心,2015年共有28人,其中,在编在职15人,离退休人员2人,临聘人员11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1.行使中共常德市委赋予的领导全市共青团、青联、学联和少先队工作的职权,对全市性青年社团组织进行指导和管理;2.参与制定全市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和青少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负责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和青少年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3.参与有关青少年事务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协助市委、市人民政府处理,协调与青少年利益相关的事务;4.调查青年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状况,研究青少年运动、青少年工作理论和思想教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开展各种活动。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5.协助政府教育部门做好大、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6.在全市经济建设中,组织和带领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7.协助各级党组织管理团的干部;负责办理直属单位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审批手续;指导各级团组织做好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8.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青少年外事和市内外青少年组织、团体的交流工作;做好青年统战对象的团结教育工作;9.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年度收支决算情况。本单位2016年度收入714.38万元,支出656.43万元,含下属单位0家,其他支出6.28万元。

(二)收入决算。2016年度收入决算数714.38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709.18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经营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5.2万元。

(三)支出决算。2016年度支出决算数656.43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50.1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万元。

1.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47.0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66.06万元(工资福利支出150.9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5.08万元),公用经费180.9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80.96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0万元)。

2.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303.13万元。

(四)2016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情况,2016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14.98万元,比上年减少8.13万元,减少率35.17%,减少主要原因是经费节约。

(五)年度机关运行经费决算情况。2016年度团市委机关运行经费168.22万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其中:人员经费166.06万元,公用经费15.08万元。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服务常德发展,围绕三大战役,提升整体效益。

(二)部门绩效目标

1、聚焦改革抓机遇

层层传达学习贯彻团中央、团省委改革方案精神,牢牢把握

加强基层的改革方向,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抓好省市系列文件落地落实。主动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团中央、团省委改革方案主要精神,制定《团市委改革方案》起草工作方案,为稳妥推进我市共青团改革工作争取支持;深入学习宣传《共青团湖南省委改革实施方案》、《湖南省青少年“十三五”发展规划》传达贯彻省第十五次团代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对《市委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在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保障上得到有效落实。

探索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进一步改进青年参与机制。推动建立市、县两级青年咨询团组织体系,积极参与团的工作、设计和评价推动工作方式向扁平化、项目化转型。坚持一团一品,加大对优秀基层工作项目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统筹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常团联〔20175号),目前已有39所中学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召开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研讨交流会,逐一与高校党委主要领导沟通,推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出台共青团改革方案。

建立逐级督导工作机制。5月下旬至6月中旬,扎实开展市、县两级共青团综合督导工作。紧扣“讲话学得怎么样”抓督导,引导基层团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扣“实际干得怎么样”抓督导,确保“网上共青团”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等全团重点工作真正转化为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实际行动;紧扣“青年觉得怎么样”抓督导,把听取基层团员青年意见贯穿督导全过程,作为对各级团组织整体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2、 聚焦主职抓育人

发动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绷起思想引领这根弦,努力推动思想引导工作做足、做深、做细。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纪念建团95周年等为契机,抓住学校主阵地,广泛开展 “我是共青团员”“与信仰对话”“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主题团、队日活动,全市348所学校、20多万名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参与活动。“五四前后,市、县团委举办入团仪式集中示范活动20多场次。53日,团市委举办“共青团在你身边”常德市纪念建团95周年主题集会暨“青年之声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团省委副书记李志超出席指导。注重分类引导,开展“五四系列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员”、 少先队活动课精品课程大赛等评选活动,选树身边典型,推报2人获评“省五四青年奖章”、1人获提名人选;讲好青年故事,举办最美青春故事分享会等70多场次,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26日,“书香常德·悦读青春”首届青少年读书大会在武陵区委礼堂拉开帷幕。通过机关青年读书会、企业青年读书吧、青少年阅读达人秀、“阅读,走向未来”主题团(队)日活动、青年诵读快闪暨丢书大作战、“遇见未来的自己”阅读分享会、“我们的读书会”志愿服务活动、“奔跑吧,图书”图书漂流活动、“阅读推广人计划”、“青听·陪你读书”等十项活动,引导青少年享受阅读之美,弘扬经典文化,养成自觉践行的能力。

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时尚化方式抓好内容供给,着力提高“亲青头条”手机报、“常德V青年”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五位一体”共青团宣传矩阵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半年推送手机报24期、微信98期、微博550余条,微博单篇最高阅读量达74.8万次,青年之声平台累计访问量接近230万人次,累计提问和回答数3400条,粉丝关注数达10多万人。

3、 聚焦主线议大事

更加自觉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四大会战”,强化“四随四走”工作理念,着力抓好四大项目:

一是“青春作伴”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以助力生产扶贫、开展教育扶贫、实施人才扶贫、加强公益扶贫、着力强基固本五个方面为抓手,举办农村青年电商讲座培训12场,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开展“希望工程一元捐”等公益助学行动募集资金3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多名;将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工作纳入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部署,组织1300多名团员青年加入扶贫政策宣讲队,走访贫困户3000多户,发放扶贫资料3000余份;与市青企协开展战略合作,首批拟投入资金50万元,资助贫困地区学生100名,援建希望小学1所;扎实做好团市委扶贫联系点村精准脱贫工作和对口援藏工作。

二是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行动。创建市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库,配合市委组织部实施“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推荐10多名优秀青年人才到民营企业挂职锻炼,推荐2人入选 2017年度“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支持市青企协开展会员走访、经贸考察等活动,联合市青创协筹办2017年青年创新创业精英挑战赛;大力开展“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评活动,将青年文明号创建纳入了市级文明单位创评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三是“青春共建·亲青常德”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主动参与完美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学田工”便民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绿动常德”青少年公益环保行动;主动参与“城镇带动”大会战,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城市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义工蜂巢,整合市、区知名公益组织进驻,联合大爱微行、聚爱公益、恒德、近心帮等青年公益组织策划开展“暖冬行动”春运直通车、防汛救灾等志愿服务,筹措捐赠款物达10多万元。5月上旬组织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中德法治国家对话第十七届研讨会“一对一”翻译等志愿服务工作

四是“青春助力平安常德”主题活动。以创建平安单位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预青未保工作调度考核机制;开展平安自护教育“三进”等主题活动,组建5000多人的平安常德建设青年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12355阳光行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切实维护重点青少年群体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全省禁毒工作现场会承办工作,上半年接待近5万人次参观青少年禁毒馆,省委常委黄关春、谢建辉参观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

4聚焦主责强基础

注重发挥党组核心作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工作成效推进从严治团向纵深发展。

加强机关党建,打造过硬队伍。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团市委党组及全体干部公开承诺做全市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表率;落实市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改革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党组议事规则、“两同时”谈心谈话等制度;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支部“党员活动日”活动,党员按月集中缴纳党费;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开展一次机关读书会读书心得分享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诚布公查摆问题,党组成员带头上党课认真落实“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机关开放日等制度营造“激情干事、团结干事、扎实干事、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抓好“两建一学”,强化从严治团。建强组织,补齐短板。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下发文件,年内全面完成村级团组织换届工作;对机构改革后的市直团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调整设置,理顺关系,激发活力;深化“网格化”区域团建,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推动“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在市新媒体中心、义工蜂巢等5家青年自组织新建团组织。建好阵地,增添纽带。全面推进“青年之家”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性平台19家,市级示范性平台70家。53日,市“青年之声·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创作推出“小青团”卡通形象和形象宣传片。平台位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楼,使用面积约3000㎡,设有造梦空间、阅读空间、成长空间、维权空间、商务空间、体验空间和创客空间等七大空间,入驻青年社会组织41家,通过“青年之声”线上平台和“青年之家”线下平台全面融合,打造全方位倾听青年、回应青年、服务青年的共青团示范性门店。上半年共接待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禁毒办和北京、晋城、三亚、佛山、益阳等地20多家单位参观学习。践行“一学”,增强实效。扎实开展“一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组建宣讲团,走进乡镇(街道)、学校、企业等基层团组织开展宣讲,在青年之声·常德平台上发布系列教育实践话题,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四、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委绩效自评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组,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我委实际情况,实施了听取情况、收集相关资料、检查财务会计记录,发放社会公众的满意度调查问卷50份等必要的工作程序,组织了现场评价小组,分别前往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临澧县、津市市、经开区、柳叶湖管委会,对全市共青团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价,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听取情况汇报,发放共青团工作调查问卷60份。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共青团常德市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团市委得分91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良好”。总体上看团市委各项工作推进有序,但基础有待加强。

六、部门主要绩效

团市委主要通过引导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个方面积极做好全市青少年工作,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七、存在的问题

需进一步抓好共青团组织的改革,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按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的目标要求,继续着力推动工作方式向项目化转型、联系青年向“互联网+移动”转型,努力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