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DW036-20210402-427958 | 所属主题: | 绩效管理 |
公开责任部门: | 团市委 | 发文日期: | 2020-04-15 |
2019年度共青团常德市委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团市委为独立财务核算单位,财政预算一级拨款单位,下设5部室1中心,2019年共有28人,其中,在编在职16人,退休人员1人,临聘人员11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1.行使中共常德市委赋予的领导全市共青团、青联、学联和少先队工作的职权,对全市性青年社团组织进行指导和管理;2.参与制定全市青少年事业发展规划和青少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负责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和青少年服务机构的建设与管理;3.参与有关青少年事务的法律、法规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协助市委、市人民政府处理,协调与青少年利益相关的事务;4.调查青年思想动态和青年工作状况,研究青少年运动、青少年工作理论和思想教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开展各种活动。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5.协助政府教育部门做好大、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6.在全市经济建设中,组织和带领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7.协助各级党组织管理团的干部;负责办理直属单位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审批手续;指导各级团组织做好团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8.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青少年外事和市内外青少年组织、团体的交流工作;做好青年统战对象的团结教育工作;9.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本单位2019年度收入787.64万元,支出763.9万元,含下属单位0家。
(二)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度收入决算数787.64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770.67万元,其他收入16.97万元。2019年度支出决算数763.9万元。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50.1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50.43万元,项目支出213.47万元。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2019年团市委“三公”经费支出3.4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支出0.7万元,因公出国(境)支出0.5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支出2.17万元。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团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继续深化改革攻坚,全面推进从严治团,扎实引领凝聚、组织动员、联系服务广大青年,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宏伟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2019年度部门绩效目标
1.围绕“引领”着力,坚守主阵地。广泛凝聚青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全面深化。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抓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活动400余场,全市700多个少先队大队30.2万少先队员参与“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系列活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出席常德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二是注重网络舆论引导。常德共青团新媒体工作持续保持领先,目前常德共青团手机报订阅量、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数、微博粉丝数和新媒体粉丝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常德V青年微信公众号连续四年获得“全市优秀政务微信公众号”,守住了不发生负面舆情的底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在少先队建队70周年之际通过团市委新媒体中心深情寄语全市少先队员和少先队工作者,关注量达30万以上。开展36期“青年大学习”网上学习,开设主题团课,设置学习专栏,我市团员学习参与率居全省前列。三是突出先进典型引领。选树了一批来自青少年身边的优秀青年,共推选出市青年五四奖章20人,其他市级以上青年典型173人,其中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人,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省“青年五四奖章”3人,入选“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4人,获奖人数均排在各市州前列。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直工委举办11期“常青论坛”,指导市青创协开展了8期“青创学习社”,以榜样力量引领青年放飞青春梦想,传递青春正能量。
2.围绕“主线”着力,唱响主旋律。重点围绕产业立市和三大攻坚战着力开展三大主题活动。一是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行动。围绕“开放”做文章,面向“人才”搞服务,为产业培强凝心聚力。创新打造开放平台。成立驻深圳团工委,筹建驻京团工委,推荐多批客商来常投资考察。深圳团工委为深圳招商中心提供了多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促成了两家市青企协会员单位与香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重点举办两大活动。一方面“引进来”,北京团工委(筹)引进落地了两项国际青少年高尔夫赛事,举办“智回洞庭青创未来”常德学子看家乡活动。另一方面“走出去”,组织近300名在深常德优秀青年参加“常德市青年创新创业推介会”。赴港参加2019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绿色产业与青年人才对接会”专题活动。扶持培育青年英才。以市青企协和市青创协为纽带,在政策支持、典型推介、培训交流等方面培育青年企业家。汤祚国副市长主持召开了两次青年企业家座谈会,市产业办协调解决了19个具体问题,市政府为29家企业支持了200万元的青年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发放了1000多册《常德青企协》专刊和《常德市惠企政策汇编》;积极争取上级资源,举办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推介省级以上典型11个,配套奖金170多万元;争取市政府支持解决了青年企业家考察交流经费50万元。二是“青春作伴”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常德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开展青年文化扶贫,以市级驻村帮扶贫困村为重点,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业就业扶贫,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品牌优势,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扎实开展“希望工程一元捐”“希望工程·圆梦计划”、平安希望奖学金等项目,共募集资金2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00多名,援建希望小学一所,组织“千校万岗”公益专场招聘会,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716个;开展志智双扶公益服务,通过感受城市、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活动,为近5000名农村贫困青少年提供帮助;扎实做好石门县白云镇北峪湾村联点帮扶工作,联点贫困户全部脱贫,积极组织青年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市青联为桃花源黄土坡村量身打造了一台公益晚会。三是“志青春”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联合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并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了赛会、医疗、卫生、消防等多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暖冬行动”手语宣传片获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推介,组织近30万人次青年志愿者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服务快递从业青年、青年婚恋交友、保护母亲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轻松备战中高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禁毒进万家”心理帮教、春运“暖冬行动”、“德马”赛事等志愿服务活动。
3.围绕“改革”着力,调动主力军。落实团中央改革再出发要求,狠抓自身建设。一是进一步推进共青团改革。以团市委换届为契机,完成《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专兼挂相结合的领导班子,团市委委员、常委中基层代表的比例提高到了53.2%和27.3%。稳步推进青联、学联学生会和少先队等各项改革,在全省共青团改革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督促指导各区县(市)团委按章换届,推动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团委干部配备率超过90%,位居全省前列。二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落实团中央《新时代团的组织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2)》,按照“整顿打基础”的统一要求,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规范团员管理,推进智慧团建与智慧党建有机融合。全年发展团员13500名,收缴团费6.2万;学社衔接率达到99.2%,全面消除两新组织团组织零覆盖;全市入驻云平台的“青年之家”141家,入驻的数量以及线上活跃度稳居全省前列,争取“青年之家”专项建设经费27万。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实地调研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力量保障进一步加强、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接待量达到50万人次。举办乡镇(街道)团委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配合做好市委巡察工作。全年共开展党日活动12次,集中学习研讨3次,撰写个人交流发言材料37篇。坚持机关“4个1”干部关怀机制,多渠道培养锻炼干部,1名干部参加团中央干部培训,1名干部参加市委党校中青班学习,3名同志得到提拔重用,推荐1名干部赴乡镇任党政正职,1名干部赴团省委挂职。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委绩效自评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组,在评价过程中,结合我委实际情况,实施了听取情况、收集相关资料、检查财务会计记录,发放社会公众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必要的工作程序,组织了现场评价小组,对全市共青团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价,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听取情况汇报,发放共青团工作调查问卷50份。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共青团常德市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团市委得分96.5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良好”。总体上看团市委各项工作推进有序,但服务青年所做工作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团市委主要通过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个方面积极做好全市青少年工作,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作理念、方式、作风等方面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四化”问题有待进一步克服;思想政治引领时效性亟需提高,引导青年的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优势不够凸显,青年建功的品牌内涵有待进一步深化;基层基础薄弱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基层组织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团干部的工作能力需要加强,服务青年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八、有关建议
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聚焦团的主责主业。坚决担负起政治责任,站在理想信念制高点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脑入心;进一步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继续实施三大主题活动,更好地动员广大青年在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力以赴惠民生保稳定等重点任务中挑担子、作支撑、尽责任;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改革再出发,全面加强团的基层建设,推进智慧团建工作,抓牢抓实“全团抓学校”工作,推动团的基层实现整体活跃、全面提升。
附件: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