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团情要讯> 详细内容

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故事之五:陈小芳

来源:团市委 发布时间:2013-05-14 10:21:35 浏览次数: 【字体:

 

农民致富的女帮手

mdash;mdash;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获得者陈小芳

扎根新农村筹办合作社

  今年34岁的陈小芳,是西湖管理区新月美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兼总经理。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刻地体会到农村的贫穷和落后。每当看到乡亲们饱受不懂科学技术的苦楚与辛酸,她心里涌起一股悲伤,并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学的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创业难,女性创业更难。 陈小芳于2008年注册成立了新月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了她的创业历程,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销售。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的制约,使她白白丧失许多商机。区劳动就业部门得知她的情况后,主动与她联系,于2009年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贷给她8万元资金。有了资金,陈小芳夫妇开始冒炎热酷暑、寒冬腊月跑市场,先后与全国各地蔬菜老板签订供销合同。制定出台了先进的管理措施,严格做到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并对所有蔬菜进行检测,保证销售无公害蔬菜,因此得到消费者的好评。同时带动该区蔬菜产业向规范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今,陈小芳依托当地土地资源优势,狠抓科技创新和农产品质量管理,大胆开拓市场,新月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多人,建有无公害蔬菜基地500亩,钢架大棚40个,简易竹棚30个,全年销售蔬菜3000吨,年收入260万元,并带动周边乡镇及农户种植蔬菜3000余亩。

  念活技术经示范求发展

  经营蔬菜,不仅有市场风险,而且还要攻克种植技术,面对困难,陈小芳没有低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买书籍、走访菜农,白天学习,灯下记录,不耻下问,不断琢磨,逐步推敲种菜的步骤和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种植蔬菜过程里的每一个环节她都了如指掌。
  为了更好地提高菜地产量,她动脑筋、想办法、请教有经验的农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种植。她根据蔬菜自身的生长规律和季节气候的特点,相应更换蔬菜种植品种,并对蔬菜进行接茬种植,以保持时令蔬菜的新鲜期,延长供应时间。在科学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她结合蔬菜自身的高矮、密疏等情况,合理安排,搭配得当,使得农作物在生长期间,保证了通风和日照,能够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获得了很好的成效,也大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今年,种植的大棚豆角就获得了丰收,每亩产值达到8000多元。

  为了填补市场上蔬菜青黄不接的空档,陈小芳在不断引进新品种的同时,还探索试种大棚反季节蔬菜,刚开始时,由于在育苗、控温、施肥、用药等方面经验不足,生产中也曾出现过小问题。为了得到科学种菜的真经,她虚心向常德市蔬菜办专家请教、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翻遍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有关资料,潜心钻研、细心观察,详细记录了天情、地情、苗情特点和近百种蔬菜生长规律的特性,终于积累了种植大棚蔬菜的先进经验,收入也成倍增长。

  帮扶后进实现共同富

  陈小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她在管好自己蔬菜基地的同时,还无私地将一些新品种新技术传授给乡亲们。西洲乡田园村一组农民夏吉续承包了28亩地,可是以前种些玉米、棉花不赚钱,陈小芳引导她改种蔬菜,不仅给她送上良种,还登门辅导技术。去年,夏吉续的28亩地,按照她的种植方式亩均收入由原来的1500元提高到4000多元。他逢人便说:陈小芳好比是财神爷,在她的帮助下,我种菜也致富了

  为了鼓励农民放心地种植特色菜,陈小芳和80多家农户签订了订单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使农民吃上定心丸。对于特别困难的农户没有钱购买生产资料,她便主动将良种、化肥、农药无偿赠送给他们。

  眼下,陈小芳已对蔬菜种植业做了长远规划,正在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隆芳商标,决心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把蔬菜种植业做成富民强村的主业。2011年,该合作社被评为西湖管理区先进单位、常德市先进单位,陈小芳个人也被评为西湖区十佳青年和常德市第四届县乡村优秀实用人才、常德市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2013年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