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团情要讯> 详细内容

今天 我们怎样“学雷锋”

来源:团市委 发布时间:2009-03-09 21:25:31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5日上午10时,市六中政教科的廖主任正在办公室工作,一位女同学哭哭啼啼地跑进来,原来,她是高三239班的学生刘婷,刚刚不小心掉了300元钱。廖主任赶紧安慰她:“不要急,你先回教室等消息吧!”

  果然,下午3时左右,高二258班的两位同学姚玲和袁雅琴来到政教科办公室。“上午我们在学校商店门口捡到了300块钱,等了好久都没人来领,只好交给您了!”廖主任给刘婷送去消息。刘婷激动不已,主动找到两位拾金不昧的同学当面道谢……

  这就是发生在今年“雷锋日”的一个校园“学雷锋”的真实故事,而此时,校园外,正有无数的中小学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他们的“学雷锋”活动。

  天天都要“学雷锋”

  在诗墙公园,记者看到十几个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提着黑色塑料袋在草地上清理垃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雷锋精神吗?”趁着他们捡垃圾的工夫,记者问道。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是崇高伟大的精神,有的说是无私奉献,有的说是做好事不留名等等。

  “那你们是怎样‘学雷锋’的呢?”记者追问道。大家又举出了一系列“雷锋行为”:保护环境、在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

  “除了今天,你们平常学不学雷锋呢?”

  “有的人学了,有的人没有学。”一位小朋友想了想,这样回答道。

  “老师说天天都要‘学雷锋’,所以我平时也会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另一位小朋友颇为骄傲地回答道。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弘扬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是我们小时候就很熟悉的歌谣。其实,对于如何教育学生“学雷锋”,让雷锋精神得以传承,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探索方式。

  “雷锋银行”,这是武陵区北正街小学每个班级的荣誉库,存储了学生们平日做的大量好人好事,学校还制作了文明礼仪奖章,整个校园内的学雷锋事迹常年不断;成长记录袋,这是市六中为鼓励学生们在校内外学习雷锋精神,为社会多做贡献,专门给每个学生制作的,里面详细记录着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如此,学校里学雷锋的风潮一直没停过,学生们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了德育教育;“道德箱”,在石门县楚江镇中渡完小各班级的学生对此都不陌生,平时他们可以把自己拾废品换来的钱存进去,当有贫困学生需要帮助时,它就可以发挥一点“绵薄之力”了。

  对于延续了多年的“学雷锋”活动,廖主任有这样的看法,“捡垃圾、帮助孤寡老人,这些活动也许做得有点形式化,但本质上是很好的事情,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学生们就会慢慢体会到这种精神的可贵,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如果根本不做的话,我们就很有可能把这种好的精神品质淡漠化。”

  雷锋纪念日不能为了纪念而纪念

  “我并不赞成一些流于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搞一天就完了,这不是真正地‘学雷锋’。”市政府正处级督学、特级教师郑正良这样对记者说道。

  他认为, 雷锋精神的本质就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到这种精神既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需要。“学雷锋”实质上就是教育学生修炼这种精神品格,学会做人。因此“学雷锋”不应是一种惯例,不只是一天一月的事,也不只是一次两次活动,而是应当贯穿于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中。

  “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有了雷锋精神的元素,他们走向社会后就会自然地发生作用,从宏观上讲,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和谐温馨。”郑督学这样展望学雷锋的美好社会前景。当然,他认为雷锋纪念日也是应该重视的,只是不能为了纪念而纪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