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下的青春力量
2017年6月,连续的暴雨让鼎城多个乡镇遭受内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在干部群众们众志成城地对抗着暴风雨时,我们也看到了全区团干部、青年干部、志愿者的身影,在河堤上、在山塘旁,都是我们的青春力量。28岁的刘惠,就是其中的一员。
发生险情,他带头值守
鼎城区草坪镇枫林口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惠已经两天没合眼了。
离村部不远的一个山腰,早几年就被镇里列为地质灾害点,山体开裂,有山体滑坡的隐患。受限于资金和技术,草坪镇一直没能彻底处理这个隐患,虽然项目改造已经在省里立了下来,但是要等到下半年才动工,只要遇上下雨,镇里、村里都会安排专人值守,防范灾害。
28岁的刘惠带领6名村干部,连续两天通宵值守在山体旁边。6月30日晚的暴雨,约40平方的山体下沉了30厘米,还裂出了一道道口子,最大的一道已经成沟,随时有滑坡的危险。他向草坪镇党委书记杨国军汇报了情况之后,杨国军当即决定,要立即转移山体正下方的3户村民,并带领10余名镇村干部一起到村里帮助转移。
紧急转移,他穷尽办法
但是3户村民并不同意转移,他们认为“住了半辈子也没发生过灾害,肯定没事!搬家太麻烦了!”
刘惠就把他们请到了现场,一看山上裂了这么大一口子,2户村民当即同意转移。但是一位80多岁的伍大爷,态度非常坚决,拒绝转移。大家伙开了个现场会研究,如果老人坚决不搬,为了他的人身安全,只有进行强制转移。
刘惠仍没有放弃,他不仅给老人做工作,还给老人的亲人打电话,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老人最终同意了搬家。村干部们都搭了把手,在7月1日中午13时转移完毕,共转移了3户10人。
冲在一线,他已成习惯
拉好警戒线,明确了值班人之后,刘惠回去小憩了一会儿,又立马赶到现场,继续工作……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党龄已经有了7年,总是冲在最前线,对他来说,是工作,也是一种习惯。每当乡亲们问他怎么不出去发展的时候,他总是憨厚的说:“村里需要年轻人。”简单的一句话,很朴实,但彰显的是鼎城青年人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