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县乡团建示范工程”
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区县(市)团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广泛开展“百县千乡”分类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区域化团建和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通知》(中青办发〔2015〕8号)、团省委办公室《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县域共青团规范化建设,深化全市基层区域化团建工作,加快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夯实全市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基础,根据团省委统一部署,团市委决定在全市基层团组织中深入开展“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团的十七大、团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团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以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为统揽,以“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市基层区域化团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县域共青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市共青团的组织基础,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
二、目标任务
“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把全市县域共青团规范化建设、基层区域化团建和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基层团建整体的品牌,努力实现团的活动经常化、项目化、品牌化。创建活动旨在通过3年时间在全市全覆盖200个乡镇、 26个街道。其中2013年、2014年已创建并由团省委给予了工作经费的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街道),直接纳入示范单位管理范围,对照标准加强示范管理,不再重复申报。2015年mdash;2017年,每年分别创建2个示范区县(市)、30个左右省级乡镇(街道)团建示范单位。对创建省级榜样示范乡镇(街道)的(原则上省级示范单位不重复申报),省、市团委将分别对应给予每个单位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示范带动本区域基层团组织共同发展。
三、工作原则
1.注重区域化整合。适应全市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流动分布特点,以基层区域化团建为抓手,以乡镇(街道)团组织为核心,以深化合作组织团建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为重点,坚持区域化建组织、区域化配干部、区域化搞活动、区域化建阵地,不断夯实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组织基础。(具体内容参照《农村区域化团建工作指导大纲》、《县域农村合作组织团工委工作指南》、《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指导手册》)
2.注重规范化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化团建基础工程,创建一批共青团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县(市)、乡镇(街道)典型,通过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区县(市)、乡镇(街道)团组织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切实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县乡级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把团工作的桥头堡整体推向乡镇(街道)一级。(具体内容参照《共青团常德市委关于开展全市县域共青团规范化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的通知》)
3.注重服务型发展。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的原则,坚持以服务青年、做青年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青年是否满意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突出方式、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全面履行团章赋予的职责,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具体内容参照《共青团常德市委关于印发lt;关于全面推进全市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gt;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对照整改阶段(5月25日mdash;6月25日)。
一是对照自查。5月下旬,各区县(市)结合区域特点和工作基础,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各区县(市)、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对创建活动参考表进行细化对照,做到一区县(市)一表、一乡(镇、街道)一表,逐项进行自查,建立工作台账。
二是集中整改。5月中旬mdash;6月中旬,区县(市)、乡镇(街道)团委对照创建活动参考表,按照“八查八看”要求(即查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看基层团组织建设和运行是否顺畅;查干部配备情况,看基层团干部力量是否充实;查团员队伍建设情况,看团员发展、团员管理是否规范;查活动开展情况,看基层团的工作是否活跃;查基础团务情况,看“三会两制一课”、团费收缴管理等是否落实;查工作阵地建设情况,看阵地数量及区域化共享机制是否建立;查基层微信体系建设情况,看线上线下联系服务青年是否紧密;查基层团委工作经费落实情况,看党建带团建、乡镇团委工作经费等文件落实是否到位),集中开展整顿和规范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大团委建设等数据库内信息进行核实、更新和完善,作为本阶段成效的重要体现。团市委、区县(市)团委将适时分别召开县、乡两级“对照整改”部署会和述评会,抓深抓实对标整改工作,并形成材料。
三是督导检查。6月下旬,团市委将通过抽查台账、查看大团委建设数据库、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推进情况进行督导,了解掌握各地工作完成情况。
2.巩固提升阶段(6月26日mdash;9月24日)。
一是活动促进活跃。鼓励基层团组织在自主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围绕思想引导、创业就业、志愿服务、生态环保、文体娱乐等设计兼顾不同类型团组织的区域性品牌活动载体,推动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隶属关系的团组织集中开展活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团员、服务基层团干部。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希望工程助学等为主题,牵动性开展活动,促进基层团组织活跃。
二是结对汇聚合力。推动区域内学校、机关、企业团组织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合作组织和直属团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工作,促进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阵地共用;通过挖掘典型案例、组织片区交流、开展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动区域内团组织沟通交流。
三是创优激发先进。以区县(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围绕联系青年、开展活动、建立机制、整合资源等内容,设计项目、优化流程、推动落实,挖掘基层好创意、好载体、好机制,推出一批基层优秀团的工作项目和个人。
3.成果检验阶段(9月25日mdash;11月30日)。
一是互比互查。各级基层团组织开展互学互比互查,分片区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和现场观摩会,组织优秀典型现身说法,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分类创建成果和一批示范区县(市)、乡镇(街道)团委。
二是示范推广。以区县(市)、乡镇(街道)团干部为骨干,举办培训班培养一批示范创建工作指导员。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县、乡两级示范团委明确对应结对至少3个和5个团组织。
三是动态控制。以大团委建设数据库基层团组织数据为依托,及时掌握创建活动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推动落实。
四是总结提升。对示范创建先进地区、先进个人、优秀项目进行相应表彰及奖励,推动创建活动稳步发展,总结全年创建工作经验与特色做法,形成指导基层团组织抓工作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是点、线、面相结合,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区县(市)、乡镇(街道)团委要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结合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实施方案。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将示范创建活动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安排。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方法科学、措施有力。
2.突出重点、创新推动。要坚持建活并举,一手抓组织建设,一手抓工作活跃。要抓好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统筹摆布,与示范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项目载体和活动方式,以基层团组织的百花齐放,促进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要充分发挥基层团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调研、靠前指导,推动面上工作普遍开展。
3.建立机制、形成导向。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基层团组织的实践探索,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要将示范创建活动贯穿全年,按照层级管理的方式实施动态管理,与考核评价直接挂钩,对活动部署及时、组织领导有力、发动充分广泛、创建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资源倾斜和奖励。
4.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团内外宣传媒介,营造社会氛围,形成抓团建、促活跃、强服务的积极导向和浓厚氛围。善于运用新媒体及时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基层团组织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好的工作案例、工作方法,推动示范创建工作在各阶段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请各区县(市)团委于5月29日(星期五)前将创建实施方案和示范及榜样示范乡镇(街道)申报名单报送至团市委组织部。
联系人:团市委组织部 刘云松
联系电话:0736-7786175
E-mail: cdtswzzb@163.com
附件:1.“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参考表区县(市)
2.“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参考表乡镇(街道)
3. 2013mdash;2015年度省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参照表
共青团常德市委
2015年5月18日
附件1
“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参考表
(县、市、区)
项目 |
主要内容 |
分值 |
得分 |
|
组织 体系 (34分) |
乡镇(街道)、村(社区)、直属团组织 |
深化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推动乡镇(街道)团委建立委员更新调整、定期述职、轮值负责等工作制度。 |
5 |
|
深化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按照人口聚集、城镇化程度等指标设立建团目标,推动直属团组织数量稳步增加。 |
6 |
|
||
推动村(社区)团组织统一换届,完善基础团务;组织基层团组织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力创建等活动;有1个省级和1个市级以上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
6 |
|
||
合作 组织 |
建立县域合作组织团工委,符合条件的建立产业团工委。推动符合建团条件的合作组织建团率达到90%以上。 |
7 |
|
|
争取职能部门支持,扶持合作组织发展;有条件的可开展青年示范社创建。 |
4 |
|
||
机关企事业单位 |
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学校建立团组织、开展活动。 |
3 |
|
|
推动乡镇(街道)、企业、学校、村(社区)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类团组织之间联建共建。 |
3 |
|
||
项目 体系 (23分) |
思想 引导 |
以好青年评选、联系服务月、微信体系建设等为载体,开展思想引导工作。 |
5 |
|
结合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 |
3 |
|
||
创业 就业 |
实施“领头雁”培养计划,开展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创业辅导、就业见习等工作。 |
5 |
|
|
支持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开展青年电商培育等工作。 |
3 |
|
||
社会公益服务 |
以保护母亲河行动为牵动,开展植树造林、践行绿色生活、组建环保队伍等活动。 |
4 |
|
|
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扶贫济困、维护权益等主题,开展公益活动。 |
3 |
|
||
队伍 体系 (23分) |
团员和 团干部队伍 |
加强区县(市)团委干部配备,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按期、同步换届,构建基层团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保障、激励等工作机制。推动全部专兼职团干部成为注册志愿者,选配大学生村官和西部计划志愿者兼任基层团干部。 |
5 |
|
推动建立区县(市)-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村(社区)团组织-青年的微信群,运用微信群联系服务青年、开展活动。 |
5 |
|
||
规范团员发展,县域内初中、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分别在45%、85%以下;推动40%以上的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 |
3 |
|
||
青年创业者队伍 |
建立创业者协会(或致富带头人协会等);建立联系、服务致富带头人工作机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中彰显作为。 |
4 |
|
|
志愿者 队伍 |
成立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
3 |
|
|
网宣员 队伍 |
以专兼职团干部、团员、乡村好青年为主体,成立网络宣传员和志愿者队伍。 |
3 |
|
|
机制 体系
(20分) |
党建带 团建 |
落实区县(市)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推动乡镇(街道)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将团建纳入党建总体部署和工作考核。 |
5 |
|
整合党员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文化站点、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青少年活动阵地等资源,为青年提供活动阵地。 |
3 |
|
||
工作 经费 |
推动乡镇(街道)团委工作经费落实,建立经费管理、使用制度;将团县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
5 |
|
|
干部 培训 |
加强基层团干部培训,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团组织负责人轮训制度;把团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 |
4 |
|
|
工作 牵动 |
建立对乡镇(街道)工作考核评价反馈制度。 |
3 |
|
|
合计 |
100 |
|
附件2
“县乡团建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参考表
(乡镇、街道)
项目 |
主要内容(100分) |
分值 |
得分 |
组织 体系 (36分) |
根据青年流动、分布特点,持续深化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对直属团组织进行规范、整顿,继续新建直属团组织。 |
6 |
|
继续推动合作社建团,符合建团条件的合作组织建团率达到90%以上,整合资源支持合作组织发展。 |
6 |
|
|
促进行政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团组织联建共建。 |
4 |
|
|
严格团员发展流程、严控团员发展比例;推动40%以上的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规范基础团务,严格组织关系转接和团员档案管理,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 |
4 |
|
|
发挥乡镇(街道)团委枢纽功能,建立分工负责、工作轮值等制度,开展评议考核、年终述职等工作。 |
4 |
|
|
建立工作台账,做好实体化“大团委”数据库、好青年数据录入更新工作;开展星级创建、标准化团建等活动。 |
6 |
|
|
建设乡镇(街道)-村(社区)团干部微信群、村(社区)团组织-团员青年微信群,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联系服务青年、开展团的活动。 |
6 |
|
|
队伍 体系 (22分) |
乡镇(街道)、村(社区)、直属团组织按期换届,配齐配强基层团干部队伍。 |
6 |
|
构建开放式团干部配备格局,注重将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大学生村官、乡村好青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信贷员等纳入基层团干部队伍。 |
6 |
|
|
探索在基层团干部中开展推优入党工作;共青团组织主要负责人按照党章要求列席同级党组织有关会议。 |
4 |
|
|
探索建立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志愿服务、网宣员、网络志愿者等队伍。 |
6 |
|
|
活动 体系 (22分) |
推动乡镇(街道)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隶属关系的团组织集中开展活动,打造品牌活动。 |
6 |
|
乡镇(街道)团委围绕思想引导、创业就业、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生态环保、文化联谊等内容,力争每月都有活动。 |
6 |
|
|
设计村(社区)团组织、直属团组织工作菜单,指导推动开展活动。 |
6 |
|
|
通过挖掘典型案例、开展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动乡镇(街道)内团组织沟通交流。 |
4 |
|
|
阵地 建设 (20分) |
借助党员活动中心、农家(社区)书屋、便民服务站、文化站点、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推动平台共享共用,建设1个以上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活动有阵地。 |
4 |
|
乡镇(街道)团委标识、工作制度、工作计划、活动照片上墙。 |
6 |
|
|
用好乡镇(街道)团委工作经费;有条件的探索整合资源支持村(社区)团组织。 |
6 |
|
|
通过争取党委、政府资源和上级团组织支持,开展社会化运作等方式,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4 |
|
|
合计 |
100 |
|
附件3
2013mdash;2015年度省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参照表
区县(市) |
2013年度省级示范单位 |
2014年度省级示范单位 |
2015年度省级示范单位
|
乡镇(街道)总数 |
待创建数 |
武陵 |
共青团武陵区东郊乡委员会 |
共青团武陵河洑镇委员会 |
1个街道(榜样) 1个街道(示范) 1个乡镇(示范) |
3个乡镇 11个街道 |
9个街道 |
鼎城 |
共青团鼎城区逆江坪乡委员会 共青团鼎城区武陵镇委员会 |
|
1个乡镇(榜样) 1个街道(示范) 2个乡镇(示范) |
29个乡镇 4个街道 |
24个乡镇 3个街道 |
桃源 |
共青团桃源县杨溪桥乡委员会 |
共青团桃源漳江镇委员会 |
1个乡镇(榜样) 2个乡镇(示范) |
39个乡镇 |
31个乡镇 |
澧县 |
共青团澧县大坪乡周家坡镇委员会 共青团澧县盐井镇委员会 共青团澧县张公庙镇委员会 |
共青团澧县双龙乡委员会 |
1个乡镇(榜样) 1个街道(示范) 2个乡镇(示范) |
30个乡镇 4个街道 |
21个乡镇 3个街道 |
石门 |
共青团石门县子良乡委员会 共青团石门县维新镇委员会 共青团石门县蒙泉镇委员会 |
共青团石门新关镇委员会 共青团石门壶瓶山镇委员会 |
1个乡镇(榜样) 2个乡镇(示范) |
24个乡镇 |
16个乡镇 |
汉寿 |
共青团汉寿县坡头镇委员会 共青团汉寿县聂家桥乡委员会 共青团汉寿县太子庙镇委员会 |
共青团汉寿蒋家嘴镇委员会 共青团汉寿罐头嘴镇委员会 |
1个乡镇(榜样) 2个乡镇(示范) |
29个乡镇 |
21个乡镇
|
临澧 |
共青团临澧县修梅镇委员会
|
共青团临澧新安镇委员会 |
1个乡镇(榜样) 2个乡镇(示范) |
17个乡镇 |
8个乡镇 |
安乡 |
|
共青团安乡陈家嘴镇委员会 共青团安乡安康乡委员会 |
2个乡镇(示范) |
19个乡镇 |
15个乡镇 |
津市 |
共青团津市市李家铺乡委员会 共青团津市市保河堤镇委员会 共青团津市市新洲镇委员会 |
共青团津市渡口镇委员会 |
1个乡镇(榜样) |
乡镇7个 街道4个 |
4个街道 |
合 计 |
21个乡镇 |
18个乡镇 |
22个乡镇、 4个街道 |
197个乡镇、 23个街道 |
136个乡镇、 19个街道 |
说明:名额分配参考各县市区所辖乡镇(街道)数量制定;凡是2013、2014年已经向团省委成功申报示范乡镇(街道)并给予工作经费的不重复申报,直接纳入示范单位管理范围,对照标准加强示范管理;不能同时申报示范和榜样示范单位。